恒星大氣層中的大尺度爆炸波,這種爆炸波伴隨著富含氦-3的高能粒子噴射。氦-3是惰性氣體氦氣的同位素氣體。巨大的爆炸波有助于加速粒子向太空中的排放,MPS項目科學家們已經將這份報告發表在了《天體物理學》期刊上。這個決定性的發現要歸功于兩艘太空船STEREO A和 ACE,它們幫助科學家同時從兩個不同的方向上觀測太陽。而在不就以后,這種難得的觀測機會就不會出現了。
太陽是一個高爆發的恒星:在劇烈爆發期,它一次次地向太空中噴射高能粒子和射線。其中的一個例子就是日冕物質拋射(CME),拋射出來的物質主要是電子和質子組成的等離子,還有少量的重元素,以及在短時間內釋放出大量能量的X射線耀斑。這兩種現象都與太陽爆發有關。兩組研究人員利用觀測數據,各自獨立地發現了一個全新的太陽噴射方式:太陽大氣層中的大型爆炸波,并伴隨富含氦-3的高能粒子流。這個爆炸波可以通過觀測強烈紫外線下的太陽大氣層進行追蹤。
2010年1月26日到2月2日的監測數據顯示,爆炸波延伸了至少50萬公里,并以大約每秒300公里的速度在傳播。它們在一個弱的X射線爆發后馬上發生,但是與典型的噴射狀輻射有著顯著的不同。沒有發現日冕拋射物質觸發了這個爆炸波的證據?!斑@個新現象就像是某種爆炸,”Bucik說,他領導了MPS項目研究,也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,以及美國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專家。
爆炸波發生的同時,太陽向太空噴射富含氦-3的高能粒子流。太陽的這種粒子噴射已經為所大眾熟知,但是其機理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解釋?!拔覀兿嘈疟ú铀俸?3排放,”MPS項目研究人員戴維娜 英尼斯說?!拔覀兊姆治鲆呀洸槊鞯湫偷谋úㄐ再|,例如它們的能量,粒子性質的影響,”戴維娜的同事,也是MPS項目的研究人員Lijia Guo補充道??墒?,這個爆炸波是如何發生的,尚不清楚。
為了觀察爆炸波的現象和氦-3的物質拋射以及兩者之間的聯系,對于太陽的雙重觀測是非常必要的。由于太陽自轉,噴射出的粒子離開恒星的軌跡是一個曲線彈射,有點像草坪上旋轉的灑水器。因此,到達地球的粒子來自于太陽的右側(從地球上觀測)。而這個區域在地球上不能清楚地被觀測到。
“STEREO A是太空中唯一的太陽觀測平臺,它并不靠近地球,只是圍繞太陽運轉,” Bucik解釋道。在2010年初,太空飛船正好位于太陽右側的上方。而當時,ACE的軌道接近地球,因此能夠觀測到粒子流,STEREO A記錄了粒子流產生的區域——也就是EUV爆炸波。